2025年第二季GDP增長超出預期(3%對比2.6%的共識預測)。 但不要被標題所迷惑…… 對私人國內購買者的最終銷售——對潛在需求的最清晰讀數——在第二季僅增長1.07%。 這是自2022年第四季以來的最弱表現,並且與2024年約2.5%的增長相比顯著放緩。 讓我們深入探討🧵
標題GDP因淨出口的迅速回升而受到美化,因為在第一季度為了應對關稅而提前進口,導致第二季度出現了空白。 貿易戰可能會在2025年剩餘時間內繼續造成較小程度的扭曲。 因此,去除噪音後,國內需求引擎顯然正在失去動力。
隔離淨出口後,你可以看到過去兩個季度的劇烈波動,甚至超過了疫情期間的扭曲。
然而,我們從這個角度甚至看到了一些扭曲,因為為了提前應對關稅的前置行為不僅在貿易數據中顯現出來。 它還美化了商業投資活動,該活動在第一季度激增,對名義GDP增長貢獻了1.4個百分點,但隨著前置行為的影響逐漸顯現,回落到低於2024年的增長速度。 如果商業投資的季度表現更為典型,第一季度對私營國內購買者的最終銷售將會更弱——可能低於1%。
仔細觀察消費者,支出減少的情況相當普遍,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的支出都出現了下降。
隨著消費者為關稅影響做好準備,商品消費顯然受到影響,汽車支出是最大的變數——第一季度大幅下降,但在第二季度迅速回升。
服務消費也因為對前景的普遍焦慮而減緩,這對增長造成了拖累,但潛在的驅動因素仍然是增長的助力:醫療保健。
我之前已經強調過醫療保健是最近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值得再次提及。 在COVID之前,醫療保健通常對名義實際GDP增長的貢獻約為25個基點。 在過去幾年中,它的貢獻大約翻了一番。
這意味著,近年來醫療保健大約佔據了實際消費支出增長的一半。
總結來說:儘管經濟可能仍在擴張,但動能顯然在表面下已經減弱。 隨著關稅擾亂貿易、消費和商業投資,維持穩健的私營部門增長變得越來越困難。
由於關稅也對去通脹的敘事造成了干擾,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FOMC成員在今天的會議上會袖手旁觀的原因。
45.0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