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敘事能救通用型公鏈嗎?答案或許依舊是否定的~ 將 $APT 倉位轉換為穩定幣後,在社區裡問了句:Aptos 現在有什麼值得參與的協議? 得到的回答很直接:存款類 DeFi,穩定幣 APR 還能做到 20% 左右。 緊接著的評論卻是:穩定幣無法撐起 Aptos,現在穩定幣都已經有專用鏈了,未來只會更多。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對 $ETH 的思考,穩定幣的確是鏈上最剛需的資產,但未來只會對現有公鏈進行分流。 🤔 穩定幣邏輯變化: 1️⃣ 過去,穩定幣依附於通用公鏈,成為 TVL 和手續費的主要來源。 2️⃣ 現在,穩定幣項目方開始自建公鏈,直接承接支付與結算需求。 3️⃣ 未來,通用公鏈的穩定幣 TVL 將被持續分流,收入也會被虹吸。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 Plasma TGE 之後,TVL 在短時間內暴漲至 54 億美金。這些資金從何而來?答案顯然是從其他公鏈 "搬家" 過來的。 🤔 而穩定幣專鏈的虹吸效應,還不止於此。 1️⃣ 零 Gas 或極低 Gas,滿足支付場景的高頻需求。 2️⃣ 原生補貼與激勵,直接綁定穩定幣的增長曲線。 3️⃣ 生態自洽,不再依賴外部公鏈的流動性。 比如,最近兩個月宇宙所的 USDC 與 USDe 補貼活動,完全可以在自有公鏈完成,順理成章地對其他公鏈形成虹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