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Dr Martin Hiesboeck
研究主管 @upholdinc • 我自己的意見。
在快速增長的Avalanche生態系統中,新興的Layer-1 (L1) 鏈面臨的一個持續挑戰是啟動經濟安全。一個名為Suzaku的新中介協議出現,並提出了一個旨在解決此問題的模型,成為生態系統發展的一個有趣案例研究。
根據Messari的分析,Suzaku的核心創新是一種雙重質押模型。這一框架允許新的L1不僅用自己的原生代幣來保護其網絡,還可以通過納入已建立的藍籌資產,如AVAX或穩定幣來實現。其目標是減輕與新代幣價格波動相關的高風險,從而為新興鏈提供更穩定和安全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Suzaku在其主要協議上線之前已顯示出顯著的市場興趣。該項目的初步再質押模塊已經吸引了700萬美元的總鎖倉價值(TVL)。這一早期吸引力出現在主要項目,如MapleStory的1億美元L1計劃,驗證了Avalanche上對穩健基礎設施的需求,突顯了Suzaku服務的明確市場。
該平台的原生代幣SUZA計劃於2025年8月舉行代幣生成事件(TGE)。該代幣旨在作為治理和實用資產,促進收入分享機制,並為持有者提供廣泛的L1生態系統接入,這些生態系統與Suzaku集成。

4.48K
簡直是令人驚嘆的技術。

Michael Sutton2025年5月6日
在此之前的幾個瞬間,做出了一個大膽的預測
10.25K
ARKHAM 揭露了加密貨幣歷史上最大的盜竊案:從 LuBian 盜竊了 35 億美元
最近 @arkham Intelligence 的調查揭示了似乎是有史以來記錄的單一最大加密貨幣盜竊案。2020 年 12 月,驚人的 127,426 BTC 從中國著名的挖礦池 LuBian 被盜。在盜竊發生時,這些資產的價值高達 35 億美元。如今,這筆比特幣的價值約為 145 億美元,使得 LuBian 的黑客成為 Arkham 平台上第 13 大的 BTC 持有者。
這次大規模的盜竊事件使得因安全漏洞而造成的加密貨幣損失的統計數字更加驚人。雖然 LuBian 的黑客事件是一個突出的事件,但它是加密領域中安全漏洞被利用的更大趨勢的一部分。
⏰ 2020:LuBian 盜竊事件發生的那一年,估計總共盜竊了超過 45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
⏰ 2021:超過 100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被盜。
⏰ 2022:超過 35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被盜。
⏰ 2023:超過 17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被盜。
⏰ 2024:超過 22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被盜。
從 2020 年到 2024 年,盜竊的加密貨幣總額驚人地超過 219 億美元。我們對之前的時間沒有可靠的數字,但可以安全地將這個數字翻倍。2025 年似乎又將成為黑客的豐收年。
曾經控制近 6% 比特幣網絡哈希率的 LuBian,似乎成為了自身安全缺陷的受害者。分析表明,該挖礦池可能使用了易受暴力破解攻擊的私鑰生成算法。黑客成功利用了這一漏洞,獲得了資金的訪問權限。為了挽回資產,LuBian 向黑客的地址發送了 OP_RETURN 訊息,懇求歸還資金。雖然 LuBian 成功保留了 11,886 BTC(目前價值 13.5 億美元),但大部分被盜資金仍在黑客手中,該黑客在 2024 年 7 月將資產整合。
這一事件特別突顯了兩個方面:舊鏈的弱點和中介集中化。
即使是最成熟的區塊鏈(即:舊的)如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安全性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交易的不可逆性既是福音也是詛咒。舊區塊鏈中使用的代碼已經過時;人工智慧編碼鏈的出現使其安全性面臨更大威脅。然後還有量子計算在地平線上。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沒有一條真正的量子抗性鏈或協議,只有萌芽的想法。
隨著這些資產的價值不斷增長,黑客尋找和利用漏洞的動機也在增強。
LuBian 的盜竊事件提醒我們,即使擁有最先進的技術,單一的安全缺陷也可能導致災難性的損失。加密社區必須優先考慮強健的安全措施,並需要持續創新,以使這些網絡對每個人都真正安全。

4.47K
最近的經濟報告對特朗普政府聲稱的強勁經濟和可控通脹提出了挑戰。週五,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市場下跌超過3%。儘管政府批評聯邦儲備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並為關稅辯護,但新的數據顯示經濟明顯放緩。就業數據可能預示著更糟糕的情況:由於人工智慧造成的大規模失業。
經濟分析局報告稱,一項關鍵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已連續三個月上升,目前年增率超過3%。這高於聯邦儲備的2%目標。
此外,勞工統計局報告稱,就業增長比之前認為的要弱。
這些發展加劇了關於關稅的辯論。雖然關稅旨在提高特定進口商品的價格以促進國內生產,但其更廣泛的經濟影響是複雜的。經濟學家指出,關稅可能通過影響通脹預期或降低經濟的生產能力(稱為"滯脹",即商品減少而價格上升)來促進整體價格上漲。
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這些擔憂,辯稱關稅引發的通脹預測是錯誤的。然而,最近有關價格上漲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數據挑戰了這一立場。關稅的批評者認為,其長期成本,如生產力下降,超過了任何短期利益。
2.07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