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Dr Martin Hiesboeck
研究主管 @upholdinc • 我自己的意见。
在快速发展的Avalanche生态系统中,新兴的Layer-1 (L1) 链面临的一个持续挑战是启动经济安全。一个名为Suzaku的新中间件协议应运而生,其模型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生态系统发展的一个有趣案例研究。
根据Messari的分析,Suzaku的核心创新是双重质押模型。该框架允许新的L1不仅用自己的本地代币来保护其网络,还可以通过引入像AVAX或稳定币这样的成熟蓝筹资产来实现。其目标是减轻与新代币价格波动相关的高风险,从而为新兴链提供一个更稳定和安全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Suzaku在其主协议上线之前就已经展示了显著的市场兴趣。该项目的初步再质押模块已经吸引了700万美元的总锁定价值(TVL)。这一早期吸引力发生在主要项目如MapleStory的1亿美元L1计划验证了Avalanche上对强大基础设施的需求,突显了Suzaku服务的明确市场。
该平台的本地代币SUZA计划于2025年8月进行代币生成事件(TGE)。该代币旨在作为治理和实用资产,促进收入分享机制,并为持有者提供广泛的L1生态系统的曝光,后者与Suzaku集成。

4.48K
简单惊人的技术。

Michael Sutton2025年5月6日
在此之前的几分钟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
10.25K
ARKHAM 揭露了加密历史上最大的盗窃案:从 LuBian 被盗 35 亿美元
最近,@arkham Intelligence 的一项调查揭示了迄今为止记录的单一最大加密货币盗窃案。2020 年 12 月,来自中国著名矿池 LuBian 的 127,426 BTC 被盗。当时,这些资产的价值高达 35 亿美元。如今,这同样数量的比特币价值约为 145 亿美元,使得 LuBian 的黑客成为 Arkham 平台上第 13 大 BTC 持有者。
这起大规模盗窃事件进一步加剧了由于安全漏洞导致的加密损失的令人担忧的统计数据。虽然 LuBian 黑客事件是一个突出的事件,但它是加密领域安全漏洞被利用的更大趋势的一部分。
⏰ 2020 年:LuBian 黑客事件发生的年份,估计总共被盗的加密货币超过 45 亿美元。
⏰ 2021 年:被盗的加密货币超过 100 亿美元。
⏰ 2022 年:被盗的加密货币超过 35 亿美元。
⏰ 2023 年:被盗的加密货币超过 17 亿美元。
⏰ 2024 年:被盗的加密货币超过 22 亿美元。
从 2020 年到 2024 年被盗的加密货币总额高达惊人的 219 亿美元。我们没有可靠的数字来说明之前的情况,但可以安全地将这个数字翻倍。2025 年似乎又将成为黑客的丰收年。
曾经控制近 6% 比特币网络哈希率的 LuBian,似乎成为了自身安全缺陷的受害者。分析表明,该矿池可能使用了易受暴力攻击的私钥生成算法。黑客成功利用了这一漏洞,获得了资金的访问权限。为了挽回资产,LuBian 向黑客的地址发送了 OP_RETURN 消息,恳求归还资金。虽然 LuBian 设法保留了 11,886 BTC(目前价值 13.5 亿美元),但大部分被盗资金仍在黑客手中,黑客在 2024 年 7 月将这些资产进行了整合。
这一事件特别突显了两个方面:旧链的脆弱性和中介集中化。
即使是最成熟的区块链(即:旧的)如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安全性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交易的不可逆性既是福音也是诅咒。旧区块链中使用的代码已经过时;人工智能编码链的出现更是威胁了它们的安全。再加上量子计算的出现。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一个真正的量子抗性链或协议,只有初步的想法。
随着这些资产价值的不断增长,黑客寻找和利用漏洞的动机也在增加。
LuBian 的盗窃案提醒我们,即使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单一的安全缺陷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损失。加密社区必须优先考虑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并且需要持续创新,以使这些网络对每个人都真正安全。

4.47K
最近的经济报告对特朗普政府声称的强劲经济和可控通胀提出了挑战。周五,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市场下跌超过3%。尽管政府批评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并为关税辩护,但新的数据指向明显的经济放缓。就业数字可能预示着更糟糕的情况:由于人工智能导致的大规模失业。
经济分析局报告称,关键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已连续三个月上升,目前年增长率超过3%。这高于美联储的2%目标。
此外,劳工统计局报告称,工作增长比之前认为的要弱。这些发展加剧了围绕关税的辩论。虽然关税旨在提高特定进口商品的价格以促进国内生产,但其更广泛的经济影响是复杂的。经济学家指出,关税可能通过影响通胀预期或降低经济的生产能力(即“滞涨”,即以更高的价格提供更少的商品)来潜在地导致整体价格上涨。
政府在很大程度上驳回了这些担忧,认为关税引发的通胀预测是错误的。然而,最近关于价格上涨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数据挑战了这一立场。关税的批评者认为,其长期成本,如生产力下降,超过了任何短期利益。
2.07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