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l 在這個領域已經待了足夠長的時間,知道金融隱私一直是一把雙刃劍 隱私過多,你就會鎖住自己無法合作 隱私過少,機構在試點開始之前就會撤退 @RaylsLab 的隱私節點不再增加更多的複雜性,而是立即重新繪製地圖 這個節點為每個機構提供自己的私有賬本,就像一個他們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揮中心,但仍然在合作有意義的時候保持連接的可能性 @RaylsLabs 並不是強迫銀行在控制和互操作性之間做出選擇,而是說:為什麼不兩者兼得? • 發行內建合規規則的代幣化存款 • 鑄造可即時結算的應收賬款,僅在你允許的情況下可在網絡間共享 • 當你需要流動性或對手方時,接入私有網絡,當你不需要時則保持隔離 機構感覺到的控制越多 → 他們越願意連接 → 採用率越高 → 代幣化金融的規模越大 當銀行意識到他們不必放棄控制就能獲得互操作性時,Pill 相信遊戲將會改變 期待聽到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