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0xWeng
在加密貨幣中,最被忽視的解鎖並不是可擴展性,而是凝聚力。@ParticleNtwrk 剛剛揭示了可能是鏈上拼圖的最後一塊:通用帳戶。這一切都改變了。🧵
多年來,我們建立了基礎設施:社交登錄、應用內錢包、帳戶抽象、鏈無關的交易。
但 Web3 仍然面臨兩個核心採用障礙:
1) 零售用戶體驗摩擦
2) 金融科技無法在不承擔保管風險的情況下整合加密貨幣
這一切正在改變。
> 全球監管變得有利。
> 穩定幣通過 Visa 鐵路流通。
> 實體資產(RWA)正成為一個重要的資產類別。
> 需求已經出現。基礎設施正在成熟。
真正的瓶頸不是監管或可擴展性,而是體驗的碎片化。與數字資產互動的能力需要感覺無縫、無保管且鏈無關。
進入通用帳戶。
Particle 的通用帳戶不僅僅是錢包。
它們將每一個用戶體驗的突破整合到一個單一的、凝聚的、非保管層中。想想:
- 類似 Web2 的體驗
- 鏈上執行
- 無種子短語
- 鏈無關的支持
- 用於一切代幣化的基礎設施
已經通過 UniversalX 進行了超過 6.7 億美元的鏈上交易壓力測試。
現在,在 @Circle 的支持下,他們正在以發行者級別整合 $USDC,鏈中立,無摩擦。
如果每一個資產都被代幣化,你將需要通用帳戶來訪問它。
如果每一美元都是穩定幣,商業將通過通用帳戶流通。如果每個應用都使用加密貨幣,它們將與通用帳戶整合。
我們不知道哪個區塊鏈會「獲勝」。
但我們知道世界需要一個通用訪問層。而 Particle 正在定位成為那個基礎設施。
這不僅僅是一個新的錢包。
這是一個針對實體資產、穩定幣和數字資產的新交易層,是下一個金融系統的基礎層。🔥

492
Pendle 最近的 TVL 達到了 67.6 億美元。這個數字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以及它的未來走向。
固定收益不再是小眾市場。它正在成為 DeFi 的基礎設施。
- 48.8 億美元在本金代幣中
- 38.7 億美元作為抵押品部署在 @aave、@MorphoLabs、@eulerfinance 和 @SiloFinance 上
我的想法?最近加速的一個重要原因也來自 Ethena 的增長。
首先,@ethena_labs 的 TVL 現在約為 80 億美元,自七月初以來增長了 40%
> 單單 $USDe 就佔了 11 億美元
> @pendle_fi 是 Ethena 最大的 DeFi 擴大器,擁有超過 6 億美元的 $sUSDe TVL
通過 Pendle,用戶可以鑄造 PT/YT,鎖定收益,並以 5 倍的乘數賺取 Ethena 碎片。
這不是炒作;這是對穩定幣收益和可預測結果的結構性需求。這正是機構和大型資金配置者需要看到的。
現在 Pendle 已經在 HyperEVM 上線,將固定收益基礎設施擴展到新的環境和用戶基礎。這是邁向更廣泛採用的又一步。
Pendle 不僅在擴展;它正在成為 DeFi 中固定收益的基礎層。
沒有煙火。只有 "簡單" 的產品市場契合。🔥
3.19K
$ENA 相對於基本面來說是有史以來最便宜的,正當收益型穩定幣的敘事達到逃逸速度。
我們現在看到真正的公開市場累積,而不僅僅是投機,特別是一家 DAT(數字資產財庫)公司正在大規模購買。這是重要的。
DAT 作為長期流動性吸收器。他們不是在追逐點數或雇傭收益,而是與核心協議激勵對齊,並將代幣用於操作或作為儲備。
Ethena 通過 @Anchorage 推出了第一個符合 GENIUS 法案的穩定幣 $USDtb。
但這不僅僅是合規對齊,這是一個機構採用的路線圖。
看看:@convergeonchain 現在是數字美元的結算層,而 @Terminal_fi 是獎勵型穩定幣的流動性層。對於 Converge 而言,沒有新代幣意味著所有價值流向 $ENA。
同時,$iUSDe 是 sUSDe 的 KYC 限制機構包裝,只能在 Terminal 上交易。
將 @pendle_fi 加入方程式,你就擁有了通過 $tUSDe 池的最高槓桿收益 + 點數策略。
Ethena 和 Pendle 的 TVL 正在累積到數十億美元。
生態系統正在垂直整合。機構正在進入。
但這不僅僅是關於農業。這是關於結構。
@ethena_labs 擁有這個生態系統的巨大份額,並繼續在產品、基礎設施、法規上進行上下整合。
$ENA 是獲得這一增長的主要方式。新的穩定幣軌道正在建立,而 Ethena 正處於中心。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做多 $ENA 🔥

G | Ethena2025年7月25日
看起來DAT現象相當具爭議性,我想分享一些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追求的原因:
7.95K
Variational is compounding velocity, and it’s only the beginning.
They've recently:
- Topped $80M in daily volume last week, stacking multiple ATHs in users, open interest, and deposits.
- What's remarkable: this is happening pre-incentives, during a closed beta. No points, no cashbacks, just pure product-market fit.
- Cumulative volume approaching $1.6B, and the internal bar for excitement has shifted from $1M/day to $50M+. That’s a massive psychological reset.
- Most comparable platforms took 12–18 months to hit $100M+ daily with aggressive incentive programs. @variational_io is nearing that organically in under 6 months.
This tells me:
→ There's deep user conviction in Omni’s core loop, traders and LPs alike are leaning in.
→ Capital efficiency and UX are strong enough to create stickiness before rewards.
→ When loss refunds, OLP deposits, spread discounts, and reward tiers go live, this flywheel could go parabolic.
If this is the baseline before the points program, most of the market isn't ready for what's next.
2.32K
We’re entering a new phase folks; less retail hype, more institutional rotation. Here’s why that matters, and what’s happening 🧵
From July 15-17, a Satoshi-era wallet moved 80,202 $BTC to @GalaxyHQ, with 6K BTC sent to exchanges. Despite one of the largest transfers in crypto history, BTC held above $118K.
1) BTC absorbed the supply shock. Our team noticed:
> $1.94B in ETF inflow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 YTD flows now $54.2B, driven by pensions, insurance, and macro allocators
> @DeFiTechGlobal added 208.8 BTC (~$25.6M)
> @Saylor’s reserves exceeded $71B
> CME: 7 straight weeks of asset manager net buying
> 1-month realized vol stayed anchored around 24%
2) $ETH is leading the next leg
> Nasdaq’s revised iShares ETF filing includes staking—the first of its kind
> $1.81B in ETH ETF inflows last week (largest since launch)
> ETH ETF AUM now > $7.1B
> Staked ETH: 36.1M (~30% of float)
> Exchange balances dropped to 8.9M ETH (lowest since 2015)
> Treasury participation growing: over 560K ETH held across public firms, mostly staked
3) Technical confirmation
> ETH/BTC broke out of a 6-month cup & handle at 0.0305
> ETH outperformed BTC by 27.5% WoW
>A close above $3,700 targets a retest of 2024 highs near $4,100
What's happening? ETH is being structurally revalued, as a capital asset and a yield instrument.
When ETH leads, alt-beta follows.
Capital rotation has already started.

1.76K
在12分鐘內籌集了6億美元,市值達到40億美元。這是我見過的最快、最乾淨的代幣發行之一。
在@caladanxyz,我們參與了。但無論如何我都會感興趣。
為什麼?因為這符合我作為投資者所關心的一切:
→ 真實收入(過去12個月519M美元)
→ 明確的產品市場契合度(發行超過1100萬個代幣,在@solana上佔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
→ 簡單且一致的代幣經濟學(25%的費用分配給持有者,沒有早期折扣)
→ 在加密貨幣中實際重要的文化存在
我在職業生涯中一直在尋找具有實際現金流和反身性的非對稱設置。@pumpdotfun將ICO代幣的價格定在約7.7倍的過去12個月收入,而其他產生收入的加密項目則在50-100倍之間,並且它正在快速增長。
人們專注於ICO分配或代幣解鎖。我關注的是用戶是否會回來,資本是否會增長,以及市場是否錯誤定價基本面。這三者在這裡都是正確的。
這不僅僅是一個迷因。這是一個業務。一個有利可圖的、定義類別的業務。

1.58K
大多數 L1 都在增加 RWAs。@plumenetwork 是為它們而建的。
這就是我看好它們的原因:
> 全堆基礎設施:代幣化、合規性、收益、鏈。全部原生。不需要拼湊。
> 資產多樣性:Plume 不僅僅是穩定幣或債券。它們還涵蓋房地產、訴訟融資、碳和音樂版權。
> 用戶抽象:零售用戶甚至不需要知道 Plume 是 L2。用戶體驗對於擴展至關重要。
> TVL 和實際牽引力:自六月以來,TVL 超過 1.1 億美元,200 多個協議。擁有比 $ETH 更大的 RWA 足跡。
> 動能:在 USD1 穩定幣公告後,價格上漲了 28%。與現實世界的聯繫正在引起共鳴。
大多數鏈都在增加 RWAs 以增長。
Plume 正在增長,因為它 *就是* RWA 鏈。
下一個 19 萬億美元的機會不會在通用的區塊空間上運行。
它需要一些專門建造的東西。
這就是 Plume。🔥

1.98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