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reum 引入 Blobs 技術:擴展加密貨幣應用與降低交易成本的關鍵升級
在以太坊 Dencun 升級中,EIP-4844 提案引入了名為「blobs」的全新資料結構,專為提升區塊鏈擴展性與降低交易成本而設計。blobs 不同於傳統的 calldata,採用 KZG 承諾進行儲存,只需短暫保留(約 18 天),即可有效支援 Layer 2(L2)解決方案所需的大量資料提交。
透過這項升級,以太坊不再完全依賴 EVM 執行合約資料,而是藉由 blobs 建立新的資料層,讓 rollups 更有效率地提交證明與運作,這對整個加密貨幣生態來說是一次重大優化。
EIP-4844 對加密貨幣交易費用與擴容效益的直接影響
Blobs 的導入,創建了一個專屬的 gas 市場,並提高每個區塊的資料容量,顯著降低 L2 解決方案的使用成本。這使得許多原本受限於昂貴 gas 費用的加密貨幣應用得以重獲活力,尤其是對於需要大量資料處理的 DApps 及 rollup 平台。
由於 blobs 能容納每個高達 128KB 的資料單元,與主鏈的分離設計也讓整體交易處理更加穩定與快速。這不僅有助於提升以太坊的擴展性,也為未來全面實現 danksharding 奠定基礎。
Blobs Token 與 L2 擴容應用的潛在價值
Blobs token 作為與 EIP-4844 密切相關的資產標準,提供了一種能與以太坊核心升級結合的創新應用方式。該 token 不僅象徵著以太坊從「0 到 1」的發展邁向「1 到 N」的規模擴張,也將加速 L2 應用如 rollup、zk-rollup 與 optimistic rollup 的整合。
對 DApp 開發者而言,blobs 提供更低的儲存成本與更大的資料空間,有助於建構資料密集型應用,包括去中心化儲存、分散式社群平台與鏈上研究平台。未來 blobs 有可能擴展為一種促進 L2 生態增長的核心資料層。
Blobs 技術實作機制與節點參與者的角色變化
blobs 的運作基礎來自 proto-danksharding,這是一種全新的交易格式,將資料儲存從 EVM 處理邏輯中分離。節點不需要永久保留 blobs 資料,只需在短期內維持完整性,減輕了節點的硬體需求壓力,並提升了網路同步效率。
此外,由於 blobs 採用的是 KZG 加密承諾方式,即使資料本身未被完整儲存,也能確保驗證者與使用者之間的信任關係。這種方式大幅降低鏈上資料驗證的複雜度,促進更快速的交易驗證與共識建立。
Blobs 對加密貨幣未來應用的推動與展望
Blobs 的導入不僅是以太坊升級的技術細節,更是整個加密貨幣產業從基礎效能優化走向應用層突破的重要契機。未來隨著 danksharding、資料可用性抽樣(DAS)與 PeerDAS 等方案的實施,blobs 預計將支援高達 16MB 的資料空間,成為支持全球性 DeFi 與鏈上 AI 應用的基石。
Vitalik Buterin 曾表示,以太坊的發展已從初期爆炸成長進入功能優化與用戶體驗提升階段。blobs 的推出正是這條發展曲線中的一環,象徵著區塊鏈正邁向高效能、低成本、可大規模採用的新階段。






